我的扶贫故事大河乡变了样丨七星关区大

“大河大河,七星关区的旮旯角角。”大河乡位于七星关区西部,地处两省(云南、贵州)三县区(镇雄、赫章、七星关)结合部,是七星关区3个省级一类贫困乡镇之一。以前从城区到大河乡需要3个小时。提起大河乡,人们想到的就是翻不完的山路,荒凉的村落。我叫路亮,年12月,我开始担任大河乡党委书记,从任职的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大河建设成一个富饶、美丽的乡镇。脱贫的关键是要为贫困群众找准穷因症结。作为乡党委书记,我必须对全乡的贫困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以便能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所以我列出了自己每天到贫困村、贫困户走访的名单。郑朝选儿子过世后,两位老人和带有残疾的儿媳过日子。他家是一个石棉瓦盖的石头房子,条件十分简陋,晚上就吃一锅素汤。王太华家是双桥村的贫困户,一家6口人挤在一个50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很窘迫。吉正书家两个儿子智力有问题,一直没有娶到媳妇……为贫困户送去过冬衣物我挨家走访,记录每户贫困户家的具体情况,宣讲脱贫政策,引导贫困户落实脱贫措施。年以来,我乡共实现户人脱贫,其中发展生产脱贫户人;易地搬迁脱贫户人;发展教育脱贫户人;生态补偿、退耕还林、开发护林员就业岗位等脱贫57户人;社会保障兜底79户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找准产业发展的方向,脱贫就有出路。我和班子及村“两委”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积极调整产业机构,找准产业方向,采取多种模式,健全完善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我们组织农村党员、农业技术人才、致富能人、骨干专业农民余人参加农业知识培训和实地培训,邀请区、乡农技专家,致富带头人与党员群众面对面讲解、交流、互动。我结合鸡姑村境内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等自然优势,多次召开会议,最终决定合作社以种植马铃薯、西红柿、辣椒、小瓜等农作物为主。目前,合作社建有大棚个,占地亩,共引入农户户人入股,其中贫困户人。在柯乐村,合作社投资60万元用于场地建设、购买设备、设施、鹅苗等。现养殖林下生态鹅只,每年预计产业收益20万元。贫困户以劳动力、管理及务工等费用入股分红。察看蔬菜长势目前,全乡已种植中药材亩、脆红李1亩、烤烟0余亩、魔芋余亩、蔬菜亩,为群众脱贫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如今,各村均有村级文化活动广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得到提升。路亮,七星关区大河乡党委书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夏民整理编辑谢静静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51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