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册亨已摘帽出列,广大群众过上了好日子,但回忆起脱贫攻坚战场的点点滴滴,依旧历历在目。年,组织任命我担任册亨县百口乡党委书记。百口乡是册亨最远的乡镇,山高坡陡、交通闭塞、经济滞后。多年来,百口人都在荒山上披荆斩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却没能改变贫穷的面貌,一方水土无法养育那一方人。县里决定,百口乡实施整村整寨搬迁工作。搬迁号角吹响,对于祖祖辈辈都在大山生活的村民来说,搬离故土难免有不舍情结。帮助群众搬家洞里村黄阿而就是村里最不支持搬迁的,我至今仍记忆深刻。刚开始上门动员时,黄阿而还出于礼貌地听我们宣传政策。上门次数多了,他开始找借口躲避,就算在家,也会将房门紧闭,拒绝我们进门。用黄阿而的话说:“我就是不搬,就算大家都搬了我也不搬,反正我不搬你们也处罚不了我。”动员黄阿而搬迁,我们干部换了一波又一波,还请来他家在外居住的亲戚帮助,但效果都不理想。后来,我们通过他在县城读书的女儿找到了突破口。在女儿的数次耐心劝说下,黄阿而认识到了搬迁的利弊,最终在搬迁协议上签了字。老百姓思想保守、不理解甚至辱骂我们,这是在动员搬迁工作中常会遇到的事情。我心酸过,但没有退缩,吃住在村、战斗在村,终于啃下了“硬骨头”——百口乡共搬迁户人,实现应搬尽搬。进村入户做搬迁动员工作就在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时,我家迎来一名新成员——二孩出生。想到家人,我无比愧疚。在老婆怀孕时,我没能陪她做过一次产前检查;医院生产时,我只能在村里通过手机视频来给她鼓劲……我没有尽到为人子女的义务,也没能照顾好怀孕的妻子,更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但我时刻告诉自己,我是一名党员干部,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我更应该起到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小家”与“大家”都需要我时,我应该选择“大家”。开院坝会宣传搬迁政策几年来,尽管有群众不理解的心酸,也有没能照顾好家人的内疚,但当看到群众搬迁后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发文匡奇燃整理编辑谢静静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