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琅镇尚塘村一角。张鹏飞摄
丰收时节,电白乡间田野稻香四溢。张鹏飞摄
近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首批个典型镇名单正式印发,电白区沙琅镇在列。此外,日前在茂名举行的全省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宣读的“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除了沙琅镇入选典型镇,电白区另有观珠镇沙垌村等12个村(社区)入选名单。
今年以来,电白举全区之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此次入选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对于电白来说,意味着高质量发展的步子迈得稳健、初见成效。
这1镇12村(社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又将如何开启下一阶段目标?
●南方日报记者邓建青
做强中心镇
建设独具魅力滨江精品小城
11月底的电白,晨间温度已经降到15℃左右,但阳光依然明媚。阳光下的新城公园、沉香公园,光影斑驳,显得温暖而惬意。这里是沙琅镇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走几步,总能看到人们悠闲散步感受暖阳的身影。新城公园门口,是一条条宽阔畅通的沥青柏油大道,放眼望去,井然有序的临街商铺映入眼帘,一个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美丽圩镇呈现眼前。
沙琅镇是电白县域副中心。沙琅镇党委书记何基表示,沙琅镇“百千万工程”总体目标是做强中心镇功能,建设独具魅力的滨江精品小城。
近年来,沙琅镇立足城乡融合发展,不仅镇圩面貌焕新,一些村庄也各具特色,成了电白美丽乡村建设的代表。在“百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一条全长12公里、覆盖范围约11.2平方公里、惠及6个村居18个自然村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正带动着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社会稳,彰显着幸福沙琅、好客江城的新风采。
这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以茂名港高速沙琅出口为起点,途经尚塘村、沙琅社区、琅西村、渡头村、水心村、谭儒村6个村居18个自然村,串联起人民大道迎宾景观带、沉香主题公园、琅西业村、新城公园等景观节点,充分展示精品小城风采、现代农业产业、生态旅游风光及乡村振兴成果。
沙琅龟鳖、豆豉、豉油、南药、沉香等产业品牌不断擦亮。尚塘村以龟鳖养殖闻名全国,全村从事龟鳖养殖的有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2.6%。经历40年发展,尚塘龟鳖产业已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的产业链。琅西村依托沉香文化和客家文化,着力盘活“沉睡产业资源”,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村民住进了风貌别致、配套齐全的业村新村。沉香公园以沉香为主打元素,核心区域打造成为展示沉香从培植、嫁接到采香、品香全流程的科普基地,同时又将客乡文耕园、新城公园、琅江文化中心、南粤沉香博物馆、金龟阁、琅宁塔等沙琅镇知名景观节点融入其中,打造美丽风景线。
沙琅镇是电白北部山区中心镇,既要自我发展,又要与周边乡镇协同作战。如今,沙琅城区四横四纵的主干道已全部实现亮化美化绿化黑底化;电白区第二中学、沙琅中学、电白一小沙琅校区等一批教育资源在这里汇聚;电白区公共服务中心在这里开设分中心;医院、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水质净化厂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群众在家门口可享受到与主城区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
“沙琅镇计划从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深化美丽村镇建设、全面强化‘中心镇’功能三个方面强化镇域区域中心、联城带村的作用。”何基表示,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沙琅镇将充分发挥现有电白区行政服务中心沙琅分中心作用,稳步医院、电白二中新校区等建设,不断提升沙琅的服务、医疗、教育、商贸水平,打造小城市综合体,带动电白北部山区乡镇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建宜居村
推动乡村治理整体转变
岭门镇海坡村是个小渔村。每年入冬,成千上万只南迁的白鹭如期而至。黄昏日落时分,数以千计的白鹭集结滩涂湿地和村边的树林里,铺天盖地,场面十分壮观。
白鹭翩跹起舞,与村居相互映衬,是海坡村美好生态环境的注脚。近年来,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村建设,让海坡村颜值越来越在线。如今的海坡村,一条条柏油路干净整洁,畅通了村头巷尾;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给人美的享受;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房前屋后整洁有序,门前的小花园、小果园生机盎然……
从省定贫困村到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观珠镇葛山村走的是基层党建与生态振兴深度融合之路。葛山村在管理中充分运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五级网格化管理的制度优势,发动党员群众、志愿服务队、网格员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如今漫步在村中,映入眼帘的楼房整整齐齐,村道整洁宽阔,好心公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整洁美观,处处呈现出新农村带来的新气象。今年新建设的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电商产业基地和高标准化智慧农业示范园已经顺利运转,推动着特色农业发展,带动数十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将目光移至麻岗镇坑内村,“来兮田园”生态田园风貌带建设已现雏形。风貌带选取乐黎村两大干道及周边区域,通过增设景观灯光、石凳、观光景观等休闲设施,打造特色田园风光,同时还建设农产品示范基地、新农项目实验基地以及新农村示范基地,致力打造集生态农业、旅游康养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地。
走进坡心镇红十月村,高圳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李灏旧居、红十月文化广场等特色建筑映入眼帘,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坡心镇以高圳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中心,串联生态碧道、文体活动中心、农业观光园,打造成集爱国主义教育与乡村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景点。
要绘就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图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此次电白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的村共有12个,包括观珠镇沙垌村、葛山村,沙琅镇尚塘村、琅西村、谭儒村,那霍镇水石村,麻岗镇坑内村,坡心镇红十月村,岭门镇海坡村,南海街道晏镜社区,树仔镇旦海村和黄岭镇南清村。这些村各有特色,汇聚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欣欣向荣、多姿多彩的乡村画卷。
今年以来,电白加大力度推进美丽宜居村创建工作,推动乡村系统治理整体转变,农村环境、农村形象、产业面貌等进一步优化,群众幸福感也进一步提升。今年前三季度,电白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4.3%,农业生产稳中提质。截至10月30日,电白区已有条村(社区)通过美丽宜居村验收,完成年度任务已近99%。其中,水东、电海、南海、沙琅4个镇(街道)则是全域成功创建的美丽宜居村,广袤乡村展现出新风貌。
强县促镇带村
聚焦四大问题推进高质量发展
1个典型镇12条典型村的背后,电白以“百千万工程”推动强县促镇带村的脚步正在加速。
今年以来,电白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举全区之力解决县域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四大问题。
欣捷安新能源汽车电子BMS生产项目完成首线试产,从签约到试产仅用10个月时间;矽时代材料科技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今年全市唯一一家获得认定的企业;沉香产业年产值破40亿元,电白作为主会场承办省首届经济林丰收节暨茂名·电白沉香节,沙垌沉香一条街完成升级改造,沉香产业继续“开花结果”;上半年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均超%,中秋国庆“双节”接待游客较年同期增长25.9%,滨海风光、疍家历史、冼夫人文化、文创产品让电白吸引了八方游客的目光……制造业、沉香、文旅康养等主导产业齐头并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石越夯越实。
电海街道是电白教育园区、产业园区、建筑总部所在地,背靠共青河新城,未来将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林头镇目标打造“北绿美生态、中田园文旅、南产城融合”的全市乡村振兴先行镇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镇;霞洞镇将打造成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茂名市文旅融合生态特色名镇;“电白粮仓”马踏镇致力建设粤西地区物流枢纽和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业园;旦场镇是医疗卫生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的核心区域,将打造成电白区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各镇(街道)立足于本地资源禀赋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在不同赛道上争先进位。
尚塘村通过合理规划村庄闲置荒地,推广普及前种菜后养鸡的“农家小苑”和各美其美的“四小园”,解决了禽畜散养、杂物农具乱放等顽疾;黄羌村以特色农产品串联“农业+旅游+文化+消费”,发展多产融合的近郊游、亲子游,让杨梅等土特产成了“香饽饽”;塘霞村深入挖掘俚人文化、疍家文化、墟日文化等的历史传承,建设由塘霞俚街、皮鞋街和晏镜街组成的“疍家墟”,通过仿古渔村建筑、沉浸式表演等,擦亮传统文化的名片……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城乡面貌持续蝶变,城乡融合进入新篇章。
超千万元招商引资储备项目20个,投资总额达72.93亿元;条村(社区)建成美丽宜居村;一个个乡村振兴示范带和风貌带出新出彩……眼下,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电白正掀起声势浩大的攻坚行动,加大力度挖掘镇村发展潜力,加快补齐区、镇、村发展短板。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圩镇、乡村的经济条件、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